9月25日,人民币(6.8287, 0.0196, 0.29%)中间价报6.8121,下调93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028,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8240。
富时罗素官宣将中国国债纳入全球国债指数
富时罗素公布其世界政府债券指数年度评估结果,宣布中国国债将自明年10月起正式被纳入世界政府债券指数。官网信息显示,具体纳入日期须经过2021年3月的半年度评估,才能最终确定。
由此,中国债券市场将被全球三大主要债券指数悉数纳入。中国债市开放又迎来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市场人士预期,本次纳指成功后,中国债市因此将有望迎来1250亿至15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支撑不断增强
本轮人民币升值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有力支撑。一是我国经济恢复加快,尤其是最近需求改善信号增多,就业、消费逐渐呈现相互促进的特征,经济基本面给予人民币汇率的内在支撑有望增强。二是我国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中外利差处于较高水平,由于经济运行积极向好,利差水平难以大幅压缩,我国资产对外资具有很大吸引力。三是我国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出便利外资投资、交易的举措,营商环境更趋友好,进一步提升外资来华投资积极性。
今后一段时间,在影响人民币汇率运行的各种因素中,需注意美元指数(94.3425, 0.0054, 0.01%)波动带来的扰动作用,但也不应忽视我国经济的支撑作用。人民币“新升值周期”存在与否,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我国经济的恢复情况与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稳定转好态势,有望在人民币汇率定价中得到更充分体现。
伍戈:人民币短期内进一步升值的速度与空间或相对有限
港科大谢丹阳:外汇市场下一阶段行情,要关注这几个风险点
第一,来自疫情的风险,但我认为除非疫情出现地区性大面积恶化或者决定性改善的情况,比如疫苗的成功等,否则疫情对汇市的影响不大。
第二,更重要的其实是美国大选,而且这一风险将与日俱增甚至将延续到11月3日投票之后。大选对汇市的影响,不在乎谁赢谁输,而在于结果能否很快被双方确认。在有确定结果的前提下,投资者将重新聚焦美联储和美国财政政策的不可持续性,美元弱势可能重现。如果结果需要上到最高法院(虽然这是一极小概率事件,但特朗普已为这一可能性做了大量铺垫),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推动投资者选择储备和避险货币,美元或许反而会升值,至少2000年小布什和Al Gore的竞选僵持不下时,美元指数在大选形势明朗之前是走强的。
大选尘埃落定之后,投资者将密切关注美国财政赤字的大幅上升,以及在学界给出的现代货币理论(MMT)这一幌子下的赤字货币化。美联储所谓“平均通胀目标”这一思路如何反映在具体执行当中,尤其需要关注。一旦美联储失去投资者的信任,美元、美债都将被抛售。我个人认为美联储不会冒失去国际信任的风险,但关注总是必要的,甚至通过官方或民间渠道表示对这一风险的关切也是必要的。
第三个风险点是地缘政治。关键是要评判一组地缘政治事件将会导致“risk on”还是“risk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