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人民币(6.4611, -0.0041, -0.06%)中间价报6.4665,上调182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847,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4756。
美联储利率决议即将来袭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00将迎来2021年首次美联储利率决议。预计美联储将维稳利率,投资者比较关心的是美联储何时缩减购债规模以及何时开始第一次加息。
沈建光:2021年人民币“破6”概率不大
纵观2020年,人民币总体走势先抑后扬。一、二季度,国内对疫情严防严控,汇率从年初的6.96一度跌至7.13。6月初拐点出现,之后人民币基本呈现单边上行,至2021年首周已经涨至6.46。
当前汇率升值仍处于合理区间,外部环境趋于平稳,企业出海投资意愿上升,而疫情冲击下不少海外优质资产凸显投资机遇。在此形势下,政策层面可能将更为积极地尝试推进改革,放宽资本流出,鼓励双向波动,推动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水平靠近,为扩大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预计2021年人民币波动幅度将加大,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年内或达到6.1左右,“破6”概率不大。
证券时报评论:央行短期流动性操作影响不必过度放大
过度放大央行短期流动性操作对股债市场的影响,或许有市场博弈的目的。但从近几日市场资金利率走势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注意:银行间隔夜资金品种的加权平均利率(DR001)与7天期利率(DR007)不相上下,交易所的GC001利率甚至高于GC007。隔夜利率与7天期利率的“倒挂”,反映的是市场预期隔夜资金紧张的局面不会持续。
同时,从历年春节前的资金面变化情况看,春节前倒数第二周由于涉及跨节资金需求,届时才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中之重。在货币政策“稳”字当头、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的政策取向下,市场不必过于担忧央行节前的流动性供应规模。预计后续央行会通过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提前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操作选项适度增加资金投放量,资金利率将随之下行至合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