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人民币(6.3858, 0.0008, 0.01%)中间价报6.3924,上调108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032,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3903。
三大央行利率决议齐上阵 紧缩阵营或再壮大
本周市场将迎接来多个重磅数据和经济事件,包括美国三季度GDP、美国PCE、EIA、初请、个人支出、欧元(1.1608, -0.0003, -0.03%)区GDP、CPI等,央行方面,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三大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美联储进入噤声期,不发表任何讲话。
机构调查显示,大部分经济学家们认为欧洲央行将在2024年加息,但也存在提前加息的可能。虽然欧洲央行曾表示,近期的通胀飙升将是暂时的,并明确表示,在平均通胀率达到2%左右之前不会收紧政策,但金融市场预期明年晚些时候会加息。10月18日至10月21日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欧洲央行在2023年底前不会加息,但在回答额外问题的经济学家中,有近90%(40人中有35人)的人认为加息的时间可能会早于预期。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到2023年底,欧洲央行存款利率维持在-0.50%不变,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在0%不变。
美国高通胀阴霾不散 美联储加息进程或提前
今年以来,美国通胀水平持续位于高位。截至今年9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经连续5个月突破5%水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五公开表示担忧高通胀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必要时将采取工具控制通胀水平。此番表态被外界视为美联储明年或较预期更早开始加息。
瑞穗证券美国首席经济学家瑞修托表示,在薪资和通胀上升情景下,市场参与者正在重新评估货币政策前景,他们担心美联储加息时间或较现在暗示的时间要早。中信证券预计美联储或将在2021年11月开始进入紧缩周期,并在2022年6月完成,不排除在2022年底甚至是四季度首次加息。